细数时光,2022年的亚冠征程已迈过近两月。尽管长春亚泰与上海海港已相继告别2022赛季的亚冠舞台(长春亚泰于3月1日退场,上海海港于4月11日退出),然而我对未曾尝胜的广东队及底蕴深厚的山东泰山仍抱有期望。转眼4月来临,自15日起的中超球队亚冠征程,却如一记重锤,将现实与梦想的鸿沟展现得淋漓尽致:广州队五战皆负,颗粒无收,丢球高达23个;山东队五战一平四负,进球仅2个,失球19个。须知,这两队均为中超的资深强队。

目睹这令人痛心的比分,我不禁仰天长啸,中国足球怎会至此?难道14亿人口中真的找不到11个踢球的人吗?回想起60年代,男足成绩不佳时,贺龙将军甚至直接下令解散男足。如今,网络上充斥着对男足的批评和嘲讽,甚至国足自身有时也自嘲,只有骂男足才能激起人们的兴趣。我个人认为,可能是中性冠名政策成为压垮中国男足的最后一根稻草。

那么,什么是球队冠名呢?简单来说,就是球员身穿印有球队名称的球衣,企业出资在球衣上印上自己的名字,以此提高知名度,同时球队也能获得资金支持。在这方面,广州恒大堪称典范,凭借金元政策,将恒大集团打造成中国前五的开发商。然而,为何足协在2021年又对冠名进行限制,要求取消球队名称呢?我个人觉得,可能是由于中国球队的更迭太快,让外国友人觉得中国足球很混乱,因此不得不采取这种措施。

我查阅了2002年至2022年这20年中国球队参与亚冠的明细表,惊人地发现许多球队都已消失。在这20年的亚冠征程中,中国球队共16支参赛,但截至如今,已有6支球队宣布解散,关闭率高达37.5%。其中,最令人惋惜的莫过于2021赛季中超冠军江苏苏宁,因特殊原因退出中超并解散。

我曾热衷于关注一支家乡球队——泰州远大,并与球员们有过交流。我发现他们的处境颇为凄凉(仅就我所接触的球员而言),不仅要踢好球,还要为讨薪奔波,担心俱乐部未来,思考自己的下一站。或许这一切都源于足协的不作为。我们常讨论某某球员年薪千万,但这并非领导的功劳,我记得当年以八千万引进的奥斯卡。中性冠名政策本身无可厚非,但应在联赛知名度有一定程度后实施。然而,足协在此时强行要求中性冠名,恐将令有意投资的企业望而却步。如此一来,关闭的俱乐部将越来越多,不愿参与亚冠的球队也会越来越多,中国球队球员的水平将越来越差。那么,在有生之年,我将无法目睹中国男足的崛起。

93Treffer Sammlung

Verwandt